◎毛翊宇(勞動視野工作室)

 

味全工會罷工  

 

圖片來源:中時電子報20141016 04:10蒼弘慈、王玉樹/台北報導(陳信翰攝)(網址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1016000399-260102

鬼島、血汗、慣老闆、22K……這些詞彙對台灣勞工而言,再熟悉不過,這些話語反映了台灣的勞動環境,也形塑了我們的認識、以及反抗的方式。例如,下面這段話時有耳聞:「待遇這麼差還不辭職?太奴了吧?就是因為有這種勞工,才會養出慣老闆!」拒絕爛工作,就是一種反抗。然而,在台灣勞工的言談中,「工會」幾乎完全不存在,而且大家對之也非常陌生。那麼,「工會」究竟是什麼?它很重要嗎?為什麼大家對它這麼不了解?這些問題,值得我們好好想想。

 

u  誰應與誰為敵?──民眾抵制黑心資方、工會抵消民眾抵制,資方僅是再次從中獲利

在媒體上,我們也難得看到跟工會有關的新聞,但很不巧,最近剛好就有一則,那就是1015日,味全公司工會在發表公開信後,召開了記者會,這場記者會起因於味全公司使用的油品近來三度出包,涉嫌將不可供人食用的「飼料油」混充,製成食品飲料賣給消費者,情節十分惡劣,引起社會大眾發起抵制味全產品的運動。工會代表們在民怨沸騰的此刻跳出來,以6000名員工的「工作權」為名,呼籲社會大眾「停止抵制」,否則產線停擺,公司獲利減少,勢必對員工裁員減薪。

除此之外,在去年的1218日,日月光半導體公司的工會代表們,也帶著連署書,前往高雄市政府陳情,日月光半導體在去年,以狡詐手段矇騙稽察單位,偷排有毒廢水進入高雄後勁溪,含金屬的廢水毒害農田、農作物,對台灣的自然環境造成極大傷害,因而面臨高雄市環保局的「停工處分」。就像味全一樣,日月光工會也訴諸高雄K75000名員工的生計,請政府不要對公司做出停工的處罰,否則一旦上游公司轉單,造成業務緊縮,公司更有可能裁員,導致員工工作不保。

而社會大眾怎麼看這些工會呢?不意外的,工會的行動引起了強烈反感,消費者缺乏監督大企業的管道,只有消極拒絕購買的自由,這是消費者懲罰黑心商家的唯一武器;對營收總額動輒上億的大廠,數十萬的罰款根本不痛不癢,只有勒令停工,才能達到嚇阻的效果,這也是在徹底稽察前,確保沒有更多有毒廢水被排放的必要手段。基層勞工的生計固然重要,但不可否認,工會簡直公然與食安和環保為敵,還阻撓這些惡質企業受到懲罰,也難怪身為受害者的社會大眾會恨得牙癢癢。更荒謬的是,自稱代表「員工」的工會,竟然表現出對「企業」生死相許,勞資之間的利益真的這麼一致嗎?

 

u  工會敵友不分,如何保衛工人階級利益?

味全和日月光工會的做法,對嗎?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讓我們先來了解,「工會」究竟是什麼?工會,是由在同一間公司工作,或者從事同一產業的勞工,彼此串聯,為了保護勞工權益而形成的組織。工會所需的經費,來自會員入會時繳納的入會費,和從每月薪水中提繳的經常會費,工會的運作,則有賴全體會員經民主程序,一人一票選出的幹部執行,而且工會所做的重大決定,例如與資方談判、簽訂契約、以及發動準時下班、集體請假或直接罷工等行動,都必須交由工會全體成員,經過會員大會討論和表決才行。

也就是說,工會是勞工團結意識的結晶,也是勞工集體力量的展現,勞工不團結就不會有工會,而沒有工會的勞工就沒有力量。工會幹部則是受會員的委託,為全體勞工的利益把關,對外代表工會,對內則向會員負責。然而,工會就像所有其他類型的組織團體一樣,光是有工會的存在還不夠,如果會員沒有選賢與能、積極監督,工會代表沒有堅強的意志、沒有會員的支持,那麼在資方長期的壓力下,工會未必會做出最符合勞工利益的決定。

當工會碰上不肖資方,製作黑心食品、偷排有毒廢水,導致產品被社會大眾抵制、工廠被政府勒令停工時,站在堅決捍衛勞工工作權的立場,究竟該有怎樣的作為呢?面對政府、資方、社會大眾三個不同的對手,誰是暫時的朋友?誰是永遠的敵人?這些都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分析,怎樣的行動對勞工最有利,沒有一定的公式,工會的作法適不適當?應該接受勞工的批評檢討,批評工會絕對不等於反對勞工爭取權利,而是真正為勞工發聲。

 

u  面對黑心資方毒害人民,政府、社會大眾豈可孤立工會置身事外!

以這次味全事件為例,工會在全民對油品摻假義憤填膺的關頭,奮不顧身的發表公開信呼籲停止抵制,對此我們至少可以有以下幾點思考:

一、對政府,在媒體輿論、社會大眾強大的反黑心企業壓力下,行政部門的執法勢必從嚴,工會該做的,應是將社會焦點轉移到企業在未來可能非法解雇、不當刪減員工福利,要求政府勿縱容黑心企業轉嫁成本給勞工。在去年的日月光事件中,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官員原本對外發言,說只要停工超過一個月企業就可以合法解雇員工,在社會一陣撻伐之下,勞工局局長轉而親上火線,在媒體前高調發言,要求企業不可因受罰停工而裁員,否則依法究辦。顯然這是個可行的策略。

二、對資方,無論是景氣衰退、經營不善或違法遭到處罰,產品銷路一旦遭到打擊,生產線上的機器停擺已成定局,第一個想到的必定是將「被迫閒置」的員工全部開除,這是以資本盈利為優先考量的必然做法,除非受到非經濟因素的干擾,例如積極介入的政府、強大的工會,否則資方無情縮減人力的計畫是不會改變的。在味全事件中,產品信譽已被企業破壞殆盡,抵制運動也已萌芽,工會這個時候跳出來呼籲停止抵制,事實上早就來不及了,與其將自己和黑心資方綁在一起,更應該團結所有勞工,向資方展現抗爭的決心,讓對方明白如果執意裁員,將付出可觀的代價。

三、對社會大眾,勞工也是社會的一份子,兩者間的利益不該衝突。退一步想,如果黑心企業任意將食品摻假,危害社會大眾的健康,卻沒有受到抵制,那麼企業豈不是食髓知味,員工未來勢必活在社會大眾的不諒解之中。讓無良資方逃過社會的制裁,絕對不是長久之道,勞工應該支持消費者採取必要的行動,如果消費者也能因此支持勞工向資方爭取不被解雇的權利,這才是雙贏,否則就是讓黑心企業漁翁得利的雙輸。

以上,才是真正保護勞工工作權的做法

以員工生計為名盲目向資方輸誠,只會讓政府單位懈怠,讓社會大眾對工會不滿,在媒體的目光轉移之後,基層勞工的權益仍然危險,工會這樣做,唯一從中得利的就是資方,如果工會在面對這次食安風暴時,有讓廠裡所有員工廣泛討論,集眾人之力,最後形成一個大家都願意接受的行動方案,想必不會做出這麼不明智的決定吧。

 

u  工會的現代意義何在?──「團結就是武器」從來不是陳腔爛調!

為什麼要思考工會?雖然大多數人對工會不了解,但工會代表勞工的團結力量,是非常重要的,就算台灣今天沒有強大的工會,但這仍然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。台灣過去的發展,可以說是一段勞動階級被扭曲、被壓制的歷史,從1950年代的威權政府以來,當權者限制人民的民主權利,任何民間自發性的結社都被當作潛在的叛亂組織,工會當然也不例外,政府單方面制定各項勞工保護法令,其中一層用意也是防止勞工運動的萌芽。在民眾運動風起雲湧的1980年代,好不容易爭取到了民主權利,但是卻又迎來了資本全球化、產業外移,有組織的勞工再一次受到重挫,台灣的勞工運動真可說是命運多桀。

有人說,勞工依賴資本家提供就業機會,若不是資本家投資創業,勞工連22K都沒有。這種說法對,也不對,如果一間雇用100個勞工的公司,只有1個勞工被開除,那麼資本家確實是堅不可摧的,但是如果有50個勞工一起放下手上的工作,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停擺,那資本家連一毛錢的利潤也賺不到,原先的投資也將血本無歸,這時後資本家就必須接受勞工的要求,停止做出會傷害勞工的事,提供可以接受的薪資待遇和工作條件。

所以究竟是誰依賴誰?端看勞工團不團結而已,而勞工團結,就是工會的意義。

 

u  小結:開展工會運動為監督食安的全民出路

不論未來台灣的產業結構如何變化,只要社會上一切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等基本需求,仍然是由受薪階級的辛勤勞作來提供,這種潛在的力量就永遠不變,關鍵就在於我們對工會的想像,能不能超越今天環境的限制,那麼工會就能成為我們對抗慣老闆的有力武器,而不再只能選擇默默走人,或躲在暗巷罵個兩句了事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應該不斷反省、檢視工會,不要把每件跟工會有關的事都當成別人家的事,而要當作跟自己切身要緊的事來關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borVis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